close

快樂之鑰 (一)

文:張邦彥  醫師

[即使生活中偶有不順遂,相信每個人仍擁有快樂的能力]

其實,快樂是一個主動經營的狀態,就如同追求人生意義一般,快樂常常需要透過[實踐]來達成。當我們深陷情緒的泥淖時,藥物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協助,但是,藥物沒辦法把人「變成」快樂。

從幾年前的新聞可得知,國民所得不高的不丹,97%的人民覺得自己很快樂,此數據使不丹榮膺世界第一的快樂王國。顯然地,物質欲望的滿足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帶來快樂的主要途徑。

外在環境優劣並不是決定快樂品質的唯一要件,尤其對於「持續的快樂」而言

若去分析樂透得主的快樂曲線,可以發現他們經歷了短暫的欣喜快感之後,長時間未必能比他人快樂,甚至不如中獎前快樂。 

<快樂是一種能力?> 

 

正向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對於我們的快樂程度只影響了10%,比如說財富或是天氣,的確會影響我們的心情,那剩下的九成呢?還有哪些因素影響我們的快樂程度? 一半來自於我們天生的特質,另一半來自於我們如何掌握和參與自身的生活、做什麼活動、怎麼與人互動、情緒調適等。有哪些和快樂相關的能力可以被強化或開發?又該透過哪些途徑來培養這些能力?生活中有沒有阻礙快樂的陷阱需要避免我們可以先試著想想這些問題 

大部分的人都渴求快樂,但是,到底快樂是什麼

<快樂是什麼?> 

 

快樂是個抽象的名詞,它包含了身體愉悅感、情緒喜悅、成就滿足等,許多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也努力嘗試更具體地描述[快樂的心理狀態]。現在,讓我們先談談每個人一定都體驗過的[尖峰經驗] (peak experience): 成熟的愛情、家人團聚的喜悅、美妙的性經驗、目睹嬰孩的出生、藝術欣賞帶來的深刻感動、宗教給予的心靈洗滌……,在這些能帶來高度快樂或幸福感的經驗中,我們似乎處於一種創造以及自我實現的喜悅中,情緒與思緒處於和諧的狀態,對於過去、現在或是未來的自我,都體認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嶄新的洞悉,也經驗到靈性的強化。並非只有尖峰經驗能帶來快樂的感受,但它深刻地喚起我們對於[快樂]的鮮明印象。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在其[需求層次理論]中提到,人類有五種層次的需求,由低而高分別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歸屬等情感的需求、自尊與自信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尖峰經驗更接近了自我實現馬斯洛的理論讓我們對於快樂的層次有了嶄新的視野。

關心自己  合康診所關心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的頭像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