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與「好走」( 一 )

 

「原本讓我感興趣的事,我開心不起來。」

 

「一頓飯像在吃沙,沒味道。」

 

「我好累,幾乎沒辦法從床上爬起身。」

 

「好像要重新開始學怎麼吃飯, 怎麼去走一小階樓梯 身體很重。」

 

「我像是在海裡面一直沉下去,沒有踏到底的感覺。」

 

「看這個世界 很像隔著一層甚麼,事情在我眼前過去,我一點感覺也沒有。」

 

在許多失親者身上,在診間裡其實常聽到這樣的告白。精神醫學裡很容易便下了憂鬱的診斷,也直接搭配著抗憂鬱藥作為處方。也有人在門診或諮商室裡直接地問: 不是就死了?為什麼會憂鬱? 為甚麼精神會不好?會有這樣心理的變化嗎?

在「好走」這本書裡談到的一些片段,試著整理了一下:

 

在死亡、生病或是甚至是有時突然而來的情人分手,在人文臨床的觀點上,那不僅僅是個生理事件,失去的是一個人的社會連結。

那樣的姿態像是一個「倖存者」 。

在「失親者」身上。

 

「為了對方」 而存在

 在失親者身上為何會這麼難過,因為是「為了對方」而活,這點在身為父母身上最明顯,在養育兒女長大時像是一個由「我」變成了「我們」的過程。

 

   孩子在的時候,會覺得很煩,甚至會為孩子生氣,那是因為孩子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去注意他,而這個煩是「操煩」的「煩」,等他長大了,開始上幼稚園、小學,或是指考後,或是上大學住校的開始,反倒會讓人想念,其實都說明了一件事,就是這個人跟我的狀態是「我們」, 無形之中這些操煩成為了人生的趣味。

 

   雖然生活是活在現在,也標榜著要活在當下,但人許多是活在未來的,像規劃:「未來哪一天要去玩」,「之後要過甚麼生活」, 「要住甚麼樣的房子」,「要上甚麼小學、高中」等,但對生病過世的會有一段陪伴的過程而想像死亡的終點,但對意外過世的失親者,那突然的與對方的未來,嘎然中止。

 

跟他/她一起共度以後的未來,已經不見了

 

   尤其是孩子先走而留下的父母,父母親往往不會想到有這樣的可能,因為父母不會想像自己的小孩會先他們而去,他們會想像孩子有個循序漸進的人生,之後退休幫忙帶孫子,甚至是生病會被孩子照顧;所以不只是那個人的身體沒有了,而是彼此共同的人生沒有了。

 

「回到家時,本來他應該坐在那的。」

 

「他原本還在那裏,他可能會招呼我,會問我說是不是要吃水果。」

 

「他還在那吧!坐在那唱他的老歌,看政論電視。」

 

「我還聞的到他的煮的菜香。」

 

原本回到家時有一個人向著我,會對不斷要求的我,有些回應,但突然間這樣有關係的人被抽掉後,另一個人會空掉,這原本還可以在一起做些甚麼,可以去哪裡的期望都消失了。

 

這之後的苦痛都跟「我們」撕裂成「我」有關。

 

就像是兩人三腳的遊戲般,一個人跌倒了,另一個人便爬不起來。

 

在這時我們會說不要壓抑,而是轉化。


文-陳宗杰 醫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彥澄醫師談身心健康(一)─ 誰需要精神醫療協助?
 

首先,先從名稱講起。
 

台灣衛生福利部部定專科名稱是精神科,沒有身心科這一科,身心醫學算是精神醫學的一個分支。之所以後來許多門診都用身心科這個名詞,跟社會汙名化有關,民眾的接受度或多或少受到影響。同樣的,也只有精神科醫師,沒有「心理醫師」這職業,而心理師又是另一種專業人員。
 

那麼,誰需要精神醫療協助呢?
 

台灣家庭醫師制度和分級醫療一樣推動困難,民眾就醫一向都會碰到一個問題:「我要看哪一科?」。老實說僅憑症狀判斷需要哪個專科處理,很多情況就連醫師本身都說不準,要民眾自行判斷更不可能。然而目前就醫環境如此,以下引用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將精神科門診常見主訴分類,如有這些情形可以考慮至精神科門診就醫。
 

一、生理驅力
睡眠障礙、食慾變化、性慾變化等等。其中失眠應該是精神科門診最常見主訴,鑑別診斷幾乎涵蓋所有重要診斷類別。
 

二、情緒情感
憂鬱、焦慮、易怒、暴躁、過度欣快等等。持續情緒變化也是至精神科求診的大宗,一般大眾衛教也最常提及這部份。
 

三、行為
酒精藥物濫用、自傷暴力行為、怪異行為等等。常見成癮行為包括酒癮、煙癮及安眠藥成癮等等,治療通常需要團隊協助,但最重要的是個案有無改變動機,常見是被帶來求醫而非本人主動尋求協助。
 

四、認知思考
自殺想法、注意力或記憶減退、幻覺、妄想等等。幻覺妄想症狀是造成精神科個案被汙名化的一大原因,但有這些症狀的其實只佔求診個案的一小部份。
 

五、身體症狀
心悸、胸悶、或是其他身體不舒服到處做檢查也查不出原因。有一部分個案是既不覺得自己生理驅力有變化,也對情緒情感的覺察不深,但其實這些身體症狀都是情緒有關的影響,醫師常拿「自律神經失調」這個說法出來說明。
 

不過在此特別強調,精神科診斷是採排除法,且除了症狀之外,重要的是生活功能影響或是個人感到顯著痛苦,有上述症狀不代表就是有精神疾病。雖然礙於現實面,很多時候排除都是憑醫師經驗判斷,但如果症狀不典型,醫師建議進行檢驗檢查排除其他診斷仍是必要的。
 

隨著衛教的普及,精神科就診人數有逐漸增多,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個案未曾就醫,希望隨著觀念上的進步和汙名化的減低,可以讓更多需要精神醫療的個案能夠獲得協助。

文-何彥澄 醫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學就身體痛痛,⋯原來是 懼學!

「我肚子痛、胃痛、頭好痛,身體很多不舒服,我不要上學」、 
「同學排擠我,我不想去上學」、 「老師好兇,我不想去上學」 


懼學症簡單地說,上學嚴重困難,持續缺課,有嚴重情緒問題,家長已知,而且無 其他違反規範行為的學童。  
發生率: 男女發生的機會相當。常見於剛升小學一年級或國小升國中一年級或 國中升高中一年級時;也會發生在轉學或是換班級,或換老師的任何年級。 

懼學孩子的三大特徵:  焦慮、憂鬱、身體(生理)抱怨。 


1.焦慮: 
A 分離焦慮: 常見於幼小的兒童,上幼稚園第一年。過度依賴照顧者或者與照顧者 分離害怕有不好的事發生 。他們可能會哭泣,或逃跑避免上學。 
B 社交焦慮/表演焦慮:這類孩童常擔心別人怎麼想,在意別人如何評斷自己,會覺 得害羞、或覺得丟臉。需要表演或有分組活動時,會有預期性的緊張焦慮。 
C.廣泛性焦慮症:常常為小事持續性的擔憂, 這種焦慮並不一定由某種特定的事物 引起。個案的擔憂和焦慮經常是過度的,無法自己控制。
其他類的焦慮疾病如: 強迫症、創傷性症候群、恐慌症等也可能與懼學症相關。 


2.憂鬱:  
憂鬱也可能造成懼學原因。在孩童常見憂鬱特徵:憂鬱的心情、易怒、身體抱怨、 過多的罪惡感、很難專注、和同儕難相處、感覺力不從心、有睡眠困擾、以及有自 殺意念。懼學的孩子有憂鬱症狀會比單有焦慮症狀來的嚴重。很多懼學孩童同時有 焦慮及憂鬱,這兩種疾病也常一起發生 

3.身體抱怨: 
懼學孩童常常在面對上學時會出現身體諸多不舒服,比如肚子痛、頭暈、頭痛、頻 尿等。當父母親帶他們去醫院進行生理檢查時,卻查無任何異常病因。或是當順利 請假待在家裡、不用上學時,生理症狀迅速改善,整個人很快又恢復到平時模樣。 如果沒有生理上的理由需要待在家休息,孩童應該去學校。 

治療終極目標: 漸進式返校。先讓個案進到校園內,熟悉環境,但不急著進教室。 再與個案討論,哪個課是比較自在,比較喜歡哪位老師,可先由最自在的課開始。 但若是上課途中真的身心諸多不舒服,允許個案可至輔導室休息。目標短期的時間 內漸進式回到班級上課。 

建議家長,無論如何也要想盡辦法把他們送回校園。一旦心軟幫忙他們請假留在家 裏,甚至幫忙辦休學,未來要讓他們再度返回校園的困難度只會更高。 

治療拒學症要找出產生懼學行為背後的原因,由家長、校方、輔導人員與醫療團隊 合作,透過藥物治療與諮商輔導逐步進行。  此外,也要輔導個案增加情緒控制能力、教導其放鬆技巧及社交技巧、培養其獨立性,並建立適度行為規範,減少孩童對學校恐懼,才能逐步達成改善效果。


文-沈毅蓁 醫師 ( 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不完的親子話題】只要安心地長大就好

 

作者/葉秉憲 臨床心理師

 

#親子教養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情緒勒索 #體貼的孩子

最近跟一個在國外精神醫療機構工作的友人聊到,他正在帶領一個精障者子女的團體,那些孩子大約都才國小的年紀,但時常講出超乎他們年紀的成熟言論。

 

我們可以想見,在情緒或精神方面有困難的父母們,其實很容易因為困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之中,而忽略掉孩子的請求與需求。孩子們看在眼裡,也會逐漸明白在這個家庭之中,自己需要反過頭來照顧爸爸媽媽,想要他們可以過得更開心一點。久而久之,孩子們會不知道如何說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在身旁的大人的眼中,變成一個『體貼』、『善解人意』、『很乖』或『很獨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這些孩子會在各方面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在社會期許的角色價值上也常常有傑出的表現。這是因為,從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是身負照顧重任的大人了。

 

在治療室裡面,我們常常會遇見這樣的孩子,長成大人之後肩負著難以承受的情緒壓力。在工作或學業上,他們常常有卓越的表現,但卻經常認為自己不足,始終想要讓每一件事情完美。走進治療室的契機,往往是忽然的工作或感情壓力,讓他們崩潰,不再像原本一樣『面面俱到』,這時他們擅長擔任的照顧者角色破了一個很大的洞,對人生產生許多茫然的恐懼感。

 

『我不知道我自己為什麼會變這樣?我好像什麼都做不好了。』他們常常這樣感覺。

 

這時候,他們才會開始一趟,『重新長大』的旅程。這比第一次長大更為困難,因為他們要一起學會放掉過去養成的習慣,原本賴以維生的生存技能,不去討好,不過度照顧別人。慢慢的,學會回過頭來偶爾任性,像個孩子一樣,但也會越來越靠近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找到一個有『自己』也有『重要他人』的世界,一個平衡的世界。

 

如果,你身邊在身邊遇到一些『非常成熟』的孩子,請記得提醒自己,讓孩子像孩子一樣活潑一樣玩。孩子的自由自在會帶來一些挑戰性,身為大人看在眼裡,會有一些緊張。但在安全的界線之中,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童年,也是他們能夠安心長大的前提。

 

(大人們也不要害怕自己的情緒,你需要的是家庭的支持,或是專業人員的陪伴與建議。)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掌握生涯規劃先機,減少職涯探索挫折         

文/ 陳悅華 心理師

在我與青年諮商的經驗裡,常有即將畢業的學生前來諮詢,擔心自己的未來,不確定可以怎麼安排,對前途感到茫然,會談中同學一點頭緒也沒有。

    多數學生到了大四才開始煩惱,如果能提早與師長的對話,除了幫忙自己心情比較安定,生涯方向也可以漸漸明確,大大縮短了生涯探索的時間與挫折。更理想的是,提早思考生涯規劃,提早嘗試與探索,不急就章,踏實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回想自己大四,也與一般多數學生相同,茫然又無助。剛升上大四時,班上同學開始找補習班,補習考研究所,我念得是中文系,看到班上一半的同學都在補習為未來打拼時,我慌了,跟家人商量,請家人贊助我補習費,便和同學們一起補習。在上課過程中,我常常不專心,心裡常想著翹課,覺得無聊,也懷疑自己是否要繼續念中文系,但這個懷疑我只敢放在心裡,沒有找老師、沒有找同學討論。考研究所時,花了好些錢報名四、五間的學校,這只是讓自己安心,是一種交差了事的心態,當然,沒用心的結果是考試考得很差,沒有考上任何一間研究所。
 

    回到現實,我開始找工作,中文系的工作不好找,報紙翻來翻去,沒有太多機會可以挑選,為了生活,開始在幾個補習班兼課,教國小作文、教國中國文,不穩定的工作讓家人質疑我,跟別的同學不一樣的工作形態,也會覺得自己沒有出息。這段時間騎驢找馬,最後找了一家電視製作公司當編劇,能跟自己所學相關,自然是很高興,但是工作環境很不習慣,常常工作到半夜才能回家、身邊的同事菸一根接一根、演藝圈的文化等,讓我萌生了離開的想法……。
 

    因為不了解自己,在職涯追尋上,遇到許多不如意,不清楚自己要甚麼、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對有興趣的工作又沒有勇氣挑戰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時,很容易換工作,總覺得找不到符合興趣或能力的工作。當不了解自己能力時,面對工作,常會有不如人的挫折,也容易引發負向的想法或情緒。當工作不是因為喜歡,工作起來總缺少了一些活力,沒有熱情,好像工作就只是為了賺錢。

    從我的經驗出發,發現培養「興趣」,發掘「能力」、探索「價值觀」對生涯規劃有著重要的意義
 

  • 培養興趣
  1. 培養開放的態度去從事不同的活動。
  2. 從活動中了解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同時可以累積經驗、增加能力。
  • 發掘能力
  1. 從師長的回饋,肯定自己擁有的能力。
  2. 嘗試在班級服務中負責任,提升職場上的基礎能力。
  • 探索價值觀
  1. 透過課程/演講/座談等,練習整理自己。
  2. 透過與老師、家長對話,練習沉澱思考。
  3. 利用個別/團體諮商,從內在探索自己最在意的價值。

    最後,生涯規劃可從三元素:「興趣」、「能力」、「價值觀」著手,對工作來說,有了能力,做起來輕鬆,有了興趣,做起來有趣又好玩,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做起來有意思又持久。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2264-3905

💖情緒健康,生活安康 💖

👉還沒加入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o9ZoMH
【門診異動通知】、【最新消息】 不錯過!💌
 

文章標籤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勝自律神經失調,就從今天開始!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一些人,即使披星戴月、日理萬機,仍然散發出從容自信、容光煥發的風采,彷彿「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而另一些人,卻顯得馬不停蹄、身心勞瘁,甚至常常生病?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越來越熟悉的名詞,現代生活步調快、資訊量大,常讓我們身體和心理都應付不暇,長期備戰,甚至失了秩序,最後開始出現身體不適的徵兆,諸如:耳鳴、失眠、心悸、呼吸不順暢、頻尿、腹脹、慢性疲勞、肌肉痠痛、免疫力下降、手腳冰冷等,人也因此變得更加煩躁、挫折。不幸的是,這些不特定的症狀常常「一次來很多」、「無法檢查出特定的病因」又 「醫生怎麼看都看不好」,被親友說成「整組壞光光」。

 

自律神經系統由腦部控制,簡單區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控制著全身心血管系統、腺體和腸胃等全身臟器之運作平衡, 而由於我們的大腦受到情緒的影響,所以情緒的起伏常常間接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籃子」症狀。簡單的說,自律神經失調就是由 「心」影響 「身」的具體結果。

 

當自律神經處於最佳平衡狀態(最好的局面),想像力、感受力均會提升,事物與人際抗壓力能提升、換句話說,能感受到舒適與快樂感。

 

門診常有被其他科醫師轉介過來的「看不好」的病人,因為,上述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都必須回歸到心理、生理、情緒、社會生活上的層面來做整合性的「整組調整」,經常,藥物未必是必須的。

 

要預防自律神經失調,達到比較穩定的身心狀態,有沒有什麼 「心法」可以練習?

  

1. 慢:許多身體的不適均源自「慢不下來」,光是「慢慢地吐氣四秒以上」就能有穩定心跳、緩和焦慮、助於思考的作用;「慢食」才能充分感受食物的氣味、色澤、質地,不僅享受感官的滿足和心靈的幸福,也助於消化。慢是一種韻律,一種主動地投入,人們常常發現,越慢效率越高。

  

2. 活在當下:生命是由千千萬萬個「此時此刻」延展開來的,人生長度有限,唯有掌握每個當下,察覺身邊的美好,始能活出生命的廣度。試著對自己說:能以「現在的狀態」活著真好!

  

3. 學習自我觀照在困境時,退出來用一個稍微客觀的角度來問自己: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目前的情況是什麼?門診A先生因職業傷害失去了一條腿,從害怕、絕望、自我懷疑,藉由觀照、接受、轉念,一路走來,尋得更好的工作人生意義。李嘉誠先生說過一段話: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擁抱真實的自己,是成長的第一步。

 

4. 投資未來,懷抱希望:在年輕的時候經營家庭和人際、講究健康生活、培養嗜好、滋養性靈(如宗教、藝術的涉獵),會讓自己對於未來有盼望。投資不只是花錢花時間,而是要下功夫,比如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需要付出勇氣並且經歷時間的試煉。  

 

5. 準備急救小物:一段撫慰心靈的音樂、一抹喜好的香水、一顆偏愛的巧克力、一方舒適的角落、一本愛不釋手的書、一枚可愛的公仔,都能發揮放鬆心情的效果。

 

6. 保持敞開的心胸:學會對他人尊重和欣賞,「借位思考」能減少人際糾紛;練習對他人多些接納、少些評斷。若自己有負面情緒,也要培養方式適時地宣洩出來。

  

祝福大家,戰勝自律神經失調,成為自己情緒與身體的主人!

張邦彥 醫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門診常見感情困擾之情侶爭吵》
 

門診中很常和看診的人討論到感情困擾,其中最常見的困擾之一是情侶爭吵。
 

比較少人特地因為和情人爭吵來看診,多半是原本在看診的人,剛好遇到和另一半吵架時,在診間討論。
 

以下情況以異性戀為主,當然有時同性戀也能適用。

 

常有女生抱怨男友在自己心情不好時,不懂得怎麼安慰自己。
 

這時我常會用性別常見差異來說明,雖然這並非絕對,但在大多數情況很好用。
 

我會對女生們說明,男生從小到大在文化裡,活動多半是一起打球、一起打電動等等,較少像女生在一起會互相吐露心事,女生很常會像這樣,一個女生說:「我跟你說,昨天我遇到那件事好生氣喔!」,另個女生回應:「真的喔?真的很過份耶!」。但男生非常少這樣,缺乏經驗的結果,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
 

我會建議女生直接給男生明確的指令,例如:「可以抱我一下嗎?」「可以靜靜地聽我說完就好嗎?其實我不是想要你給意見,而是希望你傾聽我。」
 

也有很多男生會抱怨,怎麼哄女生,都好像沒有用。這時我會說明,女生對負面情緒的容忍度比較高,女生遇到負面情緒時,會給自己一些時間沈浸在其中再慢慢宣洩掉。而不一定會立刻試圖讓自己好起來。
 

這和男生常會盡量立刻轉移注意力,讓心情好轉的方法,都沒有誰對誰錯,只是不同的方法。
 

所以當女生情緒沒有很快好起來時,並不一定是男生的安慰沒用或有什麼問題。男生若試圖安撫過女生了,就可以靜靜等她情緒過去,也可以明確問她:「希望我在這裡陪妳嗎?還是想要自己靜一靜?」「幫妳倒杯熱茶?」「需要按摩一下嗎?」
 

也不建議男生籠統地問:「你想要我做什麼?」因為女生若回答模糊的詞,兩人定義可能根本不一樣。
 

也有很多女生常抱怨,自己心情不好,男生試圖安慰女生後,反而變成男生在生氣。因為男生比較任務取向,會建議女生在男生安慰或傾聽自己後,對男生說「我好多了」。 讓男生感到試著安慰女生是有成果的,下次比較會願意繼續安慰女生。
 

文-葉明玫 醫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8771-6545

還沒加入 #晴天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f9Re2d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輸入 "Q" 跟晴天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晴天 祝您 真心全意 . 活出自己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假_休診公告

親愛的朋友,我們將於

4/5(四) 休診

4/4 (三)、4/6(五)、4/7(六) 正常看診

㊗️ 您 休假愉快

欲獲知更多相關訊息,歡迎來電02-2264-3905

💖情緒健康,生活安康 💖

👉還沒加入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o9ZoMH
【門診異動通知】、【最新消息】 不錯過!💌

文章標籤

土城合康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開胃菜-心靈剪影-1070310發-探索求知慾-嬰兒和母親的互動為什麼很重要-藍-01.jpg

 

探索 「求知慾 」
 

嬰兒和母親的互動,為什麼很重要?
 

1. 嬰兒求知慾展現在: 行使破壞 (施虐) 慾,努力探索世界,這衝動是原始的。

 

2. 母親的包容和情緒性回應,賦予嬰兒 「意義感」。 讓嬰兒在足夠安全感裡,健康地與他的世界互動或「玩」。這是嬰兒與外界互動的初始模型。

 

3. 即便是成人,情緒互動仍佔學習的重要因素:為什麼在外語環境下學語言較快較深刻?為什麼聽到小時候熟悉的旋律會流淚?學習經常是依附在感情上的。

 

è 長大後為何熱情消散,越來越不純粹? 社會(政治、經濟上)又應該灌注哪些力量,來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嬰孩?除了體育競賽,自由經濟之外,還有嗎? 

 

撰文  張邦彥 醫師 

 

還沒加入 #合康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o9ZoMH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按 "Q" 跟合康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情緒健康,生活安康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開胃菜-心靈剪影-1070309發-醫師的角度-醫生你為什麼要問那麼多-紅-01.jpg

 

醫師的角度

 

「醫生,你為什麼要問那麼多?」

 

1.醫師所關注的不僅有表面症狀,時間維度不只有現在,廣度也包含與你密切相關的人際系統脈絡: 所謂全局思考、動態平衡和時程規劃。

 

2.有些時候,醫師的提問並不是想獲得所有細節,而是透過提問引導的過程,讓你有更深刻的自我覺察,有機會以新角度面對內外在狀態,分析問題根源。

 

è 多與醫師形成平等互重的同盟關係,培養屬於自己的系統性健康思維 ! 



撰文  張邦彥 醫師 

 

還沒加入 #合康身心診所 LINE@嗎?
快點擊加入 
http://bit.ly/2o9ZoMH 
之後 門診異動通知 就不怕錯過囉!💌

加入LINE後,記得按 "Q" 跟合康智能小護士 互動唷~  

 

    情緒健康,生活安康   

文章標籤

晴天身心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